居家隔離健康管理小貼士!
目前,隨著新冠病毒的變異、疫苗接種的普及、防控經驗的積累,奧密克戎導致的重癥率極低。針對新冠病毒相關人員居家隔離健康管理,特提示如下:
一、居家管理要配合。
居家隔離者要主動配合社區(村)統一管理,嚴格遵守居家隔離各項規定,除接受診療隨訪和核酸檢測外,堅決做到不外出,謝絕一切探訪。同住人應做好個人防護,一并遵守居家隔離健康管理相關要求。
二、居家條件要滿足。
居家隔離者應單獨居住在通風良好的房間。房間內配備體溫計、紙巾、N95口罩、一次性手套、消毒劑等個人防護用品和帶蓋垃圾桶等。
三、生活起居重細節。
居家隔離者衣物、床單、毛巾等用品與他人分開存放、分開洗滌。單獨使用餐具。各居室應關閉房門獨立開窗通風,每日上、下午至少一次,每次30分鐘以上。
四、垃圾處理要穩妥。
垃圾要用雙層塑料袋裝好并扎緊袋口,避免出現遺灑,并對其外表面和封口處消毒后,放至門口指定位置,由專人處置。
五、衛生間使用要科學。
坐便器沖水時,先蓋馬桶蓋再沖水。衛生間、廚房的干濕地漏均需要每天定時注水,注水后蓋上蓋子,再用注水的塑料袋壓住地漏,或采用硅膠墊等封堵。
六、陽性感染者要防護。
陽性感染者進入家中公共區域應規范佩戴N95口罩。同住人與陽性感染者接觸時,或處理其污染物及污染物體表面時,應當做好自我防護,佩戴N95口罩、一次性手套,與其保持1米以上距離,做好手衛生消毒。
七、健康監測要按時。
積極配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(站)或鄉鎮衛生院(村衛生室)做好遠程問診、癥狀監測、抗原自測和核酸檢測,并按時上報癥狀及抗原自測結果。
八、自我用藥要對癥。
居家隔離期間,如出現發熱、頭痛、咽痛、咽干、咳嗽、咳痰、鼻塞流涕等癥狀時,可在社區醫生的指導下,服用藥物幫助緩解癥狀。
九、病情加重可就醫。
居家隔離期間,出現呼吸困難或氣短,藥物治療后仍然持續發燒,原有基礎病明顯加重,兒童腹瀉、嘔吐,孕產婦胎動異常等,請及時與社區(村)工作人員聯系,在做好防護的情況下,由社區(村)工作人員聯系車輛閉環轉至醫院診治。
十、解除隔離有條件。
居家治療人員如癥狀明顯好轉或無明顯癥狀,隔離第6天起每天1次核酸檢測,連續兩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Ct值≥35(兩次檢測間隔大于24小時),可結束居家隔離,恢復正常生活。密切接觸者實行5天居家隔離,第5天核酸檢測陰性后解除隔離。
疫情防控需要全社會同心、同向、同行,離不開每一位居民的參與、理解、支持和配合,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,既是對自己負責,又是對身邊人負責,更是對整個社會負責!讓我們共同攜手,共享健康生活!